2025年10月29日,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310教室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输血科精心打造的“血型与输血的奥秘”系列公共选修课迎来收官之讲。本次课程特别邀请到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王勇教授主讲,授课题目为“无偿献血的发展史”,来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英语等多个专业的大一、大二学子齐聚一堂,共同探寻无偿献血背后的历史脉络与精神传承。
作为系列课程的“压轴大戏”,王勇教授的授课备受期待。课程伊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输血科侯瑞琴主任上台致辞,她对王勇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课程的重要意义:“无偿献血是生命保障的重要基石,了解其发展历史,能让医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医者使命与公益精神的紧密联结,也让临床医生再给患者做出输血决策时更觉无偿献血的珍贵”。
授课中,王勇教授以时间为轴,用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为同学们构建起一幅无偿献血的历史长卷。授课内容既涵盖了无偿献血的由来与发展变迁,也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模式、保障体系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勇教授特别结合北京地区、各大高校的献血实践,分享了“感谢有你 点亮‘稀’望”、走进高校普及无偿献血知识等特色献血激励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打造国际文化交流献血屋如日坛献血屋等服务阵地的建设故事,让同学们对无偿献血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当王勇教授问及“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你认为应如何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时,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的课程让大家明白,无偿献血不仅是普通公民的爱心奉献,更是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需要积极参与和推动的重要工作。最后,王勇教授鼓励同学们将今天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无偿献血的践行者、倡导者和推动者。
据了解,“血型与输血的奥秘”课程自开设以来,先后围绕输血发展史、节约用血新技术、稀有的熊猫血、亲子鉴定的发展等主题开展了精彩授课,授课教师均为输血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骨干。课程采用面授形式,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多样化方式,为同学们打开了血型与输血领域的知识大门。
课程最后,侯瑞琴主任进行总结,她表示,此次系列课程的圆满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同学们践行公益精神的起点。侯主任希望同学们能以本次课程为契机,树立“关爱生命、热心公益”的理念,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传递无偿献血的正能量。
下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仍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想去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实地参观,亲眼目睹血液的采集、成分制备分离的流程以及发往临床的全过程,体验每一袋血液的温度与深度。大家表示,这堂收官之讲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更让自己对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此次课程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医学生搭建了学习输血知识的平台,也为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输血科 秦冉冉 责编:师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