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名预聘制青年学者获批

[ 2023-05-09 09:24 ]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医学科技发展和创新,大力提升医院人才队伍质量,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22年开展新体制管理改革工作,推行预聘-长聘制。

预聘-长聘制(Tenure-track)是由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倡导发起的旨在保障科研人员能够自由研究和教授感兴趣的内容,并保护他们免于被无故解雇的终身教职制度。2014年底,教育部发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两校一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市)作为预聘-长聘制的试点高校。

近日,经北京大学医学部 医学人才评估专家小组会议审议,同意聘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星辰、郭煜、裴旭颖、杨潇、杜依青、常盼盼、肖伏龙、邹显彤、居家宝九位青年学者为助理教授,对外拥有副研究员学术头衔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新体制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和创建一流师资队伍的方向。目前,新体制已全面应用在北京大学和医学部的教研系列职位管理中,并逐步推行于医学部其他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启动新体制改革后,做了充分的调研、讨论,院领导亲自部署新体制管理改革工作,致力于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切实发挥高层次、高水平专职科研人才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获聘新体制岗位后,青年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可突破年龄与原有岗位的限制,提前获得更高的对外学术头衔,这对培育青年科研人才给予了非常有效的支持与激励。

实施预聘—长聘制,是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是人才培养制度和激励保障的有力举措。今后,医院将继续推行预聘—长聘制,提升人才水平,加速医院高质量发展。

(供稿:人事处 责编:李杨乐)

附:个人简介

from clipboard 

李星辰,医学博士,北大人民医院妇产科副研究员,住院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国际上率先发现机械力通道TRPV4参与子宫内膜癌转移的机制。在Cell Death Dis, Int J Biol Sci, J Gynecol Oncol等杂志以第一/共一发表SCI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98.38,被引110余次,参与编写专著2部,以第五完成人获得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自然基金,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北大医学青培基金等5项。

 

from clipboard 

郭煜,医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副研究员,住院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骨科内植物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现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文章文章12篇,累计影响因子79.57。参与著书1部。在新型骨科植入器械领域共有19项专利获得授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博士后。

 

from clipboard 

裴旭颖,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北京市科技新星。

主要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细胞免疫治疗。基于临床队列研究及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阐明CMV特异性T细胞过继回输治疗移植后CMV感染的体内机制。目前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Cell Mol Immunol、Clin Infec Dis、Am J Hematol、J Infec Dis等杂志发表SCI文章8篇,影响因子>20分的2篇,文章2篇获专家述评、1篇获封面文章;成果被美国移植与细胞治疗指南引用。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等基金项目4项,获得北医十佳住院医师、医院学术新星一等奖。

 

from clipboard 

杨潇,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研究员,住院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代谢性疾病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联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重点探索糖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癌关联的新机制,为合并糖尿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新策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项目子课题任务方向、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培育基金等4项课题。参与申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Advanced Science、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Front Endocrin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from clipboard 

杜依青,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尿路上皮癌多中心发病机制及精准诊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专项等5项课题,获批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European Urology》、《Science》等高水平杂志中发表SCI文章14篇,参编专著4部。

 

from clipboard 

常盼盼,医学博士,北大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副研究员,主治医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委会青年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探索严重创伤导致的细胞损伤及全身炎症的致病机制,创新性发现HDAC6调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及细胞自噬的关键机制。目前发表文章21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创伤领域顶级期刊J Trauma等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7篇,主持包括国自然及北自然等多项课题。

 

from clipboard 

肖伏龙,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副研究员,医师,中国卒中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主要研究方向:发作性睡病的脑重塑,以第一/通讯作者在Lancet Neurology,Sleep,Cerebral Cortex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执笔撰写国内第一篇关于日间思睡的专家共识,参编国际Sleep and its Disorders: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专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等课题5项,2020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2019年获法国政府Neurodis基金资助。

 

from clipboard 

邹显彤,中共党员,M.D. Ph.D.,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北京市科技新星。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临床试验、基础医学及转化医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糖尿病药物精准治疗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2)代谢性疾病治疗靶点的发现、验证、机制分析以及药物转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及新星交叉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Hepatology, Diabetologia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总被引次数大于360 次。

 

from clipboard 

居家宝,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副研究员,住院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再生医学,旨在为腱骨愈合提供新方法。现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发表文章12篇,其中SCI文章8篇,最高因子13.0,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青年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