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可爱的人】
“我已经记不得最近一次和家人过年是什么时候了”
急诊科一直以来都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特别是春节放假期间。急诊科春节七天长假接诊患者共计3492人次,其中抢救58人次,留观输液1063人次,留院观察685人次。
为了确保节日期间的医疗护理安全,急诊科在春节前就着手布置了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科室还加强了各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对节日期间值班的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节前,医院对急诊科物资调配及人员管理等诸多问题都给予绿色通行,保证了节日期间工作的安全有序地进行。在这片祥和的工作氛围中,急诊科里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敬业篇 “我已经记不得最近一次和家人一起过年是什么时候了”
大年三十儿是举家团圆的日子,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做一大桌子年夜饭,聊聊天,吃着饺子,是辛苦了一年的中国人最幸福不过的事了。但对于急诊科的张向阳医师、杨薇主管护师以及他们的同事来说,这是一个“奢侈”的愿望罢。“我已经不记得最近一次和家里人一起过年是什么时候了。”张向阳医师笑着说。
张向阳和杨薇分别是急诊科除夕上班的医生组和护士组的组长。他们是科里的“幸运儿”,每年除夕都赶上他们夜班,就像上天特意安排好似的。“我觉得这也挺好的,能跟同事在一起热闹,看着窗外燃放的烟花,吃着院领导亲自送来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坚守在自己最热爱的岗位上。虽没有家人相伴,但心里也是热乎乎的!”杨薇诉说着三十儿晚上的感受。年前,科主任和护士长曾找到两人,鉴于每年三十儿晚上都是他们值班,要求今年给他们调换班次,但被他们两个婉言谢绝了,“我们已经习惯和同事、病人一起过除夕了,您还是让其他组的同事和家里人一起团聚吧。”一个“习惯”,换来的又是一个除夕夜的坚守岗位,是与家人团圆机会的失之交臂。一个“习惯”,更是对一组急诊科人员爱岗敬业的诠释。
奉献篇 “家远的不止我一个,过完春节再回家”
从2011年开始,医院护理部实施培训护士的科室轮转,这些培训护士也成为了临床一线的主要力量。急诊科也无例外,接收了二十多名培训护士。邹爽是其中一员。
邹爽于2013年8月入职,12月1日轮转到急诊科留观室。她来自湖北省随州市,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春节期间,许多培训护士都找到护士长要求春节七天假回家探亲,护士长在不影响人力配备的基础上都勉强安排了。但是,考虑到急诊科过节期间的强大工作量和护理安全,不是所有培训护士都能如愿回家。邹爽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给家里打了电话,“妈,我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家远的同事不只我一个。我在这边挺好的,您就放心吧,就这样,我要忙了,挂了啊……”。挂断了电话,两行泪水便不自主地流了下来。后来,邹爽主动找到护士长,要求过完春节再回家,把回家过年的机会让给其他同事。实际上,邹爽回家要乘坐火车十八个小时,之后还要倒公交。在她下夜班准备回家的那个早上,并没有要求换班,也没有提前离开工作岗位,而是像平时一样坚守到下班。
邹爽只是许多培训护士中的一员,对于20岁的她来说,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那么遥远,也是第一次在他乡过着不一样的除夕。就是这样一个20岁的姑娘,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奉献……
团圆篇 “急诊科就是大家的家,大家一起吃顿团圆饭”
年三十儿的晚上,在急诊科的示教室里,桌上摆满了各种水果,食物,还有象征团圆的大蛋糕以及院领导送来的饺子。这是急诊科年三十儿值班的同事们自发准备的年夜饭。为了病人,为了工作,他们相聚在这里,虽然三十儿晚上不能和家人一起守岁,但取而代之的是一顿特殊的年夜饭,陪伴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家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特殊的团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大年初一的中午,许多没能回家过年的同事与急诊科主任和支部书记欢聚在一起,共同举起酒杯,彼此祝福着。这个场景每年都会出现。急诊科主任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如今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在团圆的日子回到自己的小家,我感到很遗憾。但是,既然留在急诊科过年,那急诊科就是大家的家,作为‘家长’必须要请大家吃顿团圆饭。”主任的话语暖人心,许多医生、护士都饱含热泪,他们感动着,吃着“家长”做的团圆饭,找到了家的感觉。
医患和谐篇 “多学科联合揪出危害患者的‘元凶’”
正月初六的清晨,窗外的鞭炮声还时不时的响起,人们还沉浸在过大年的喜悦气氛中,此时急救车送来这样一位老人:他看上去红红的脸颊上双眉紧锁,并伴有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经过了解,才得知原来这位老人几经治疗,症状仍然无法缓解,加上患者一月前刚刚因冠心病做完支架,患者、家属焦急万分。内科医生仔细查看病人后,一系列的检查化验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正月初七,大家慵懒的享受着最后一天的假期时,一位消化科医生严肃地来到内科观察室,仔细翻阅那位老人的病例。经过消化道造影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医生和家属当头一棒——疑似食道癌。老人一直以来的发烧、胸闷都没有减轻的迹象,感染源到底在哪里?熙熙攘攘的病人中,那位老人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虽然病人很多,各位内科医生在办公室进行了一个短暂的病例讨论,“患者病情未见好转,我们需要改变原来思路,重新考虑诊断。有食道憩室,会不会是食道异物?”邓咏梅医生这个大胆的想象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那就做个胸部CT吧。”沿着这个思路大家献计献策,最终惊喜地发现了一个长约2cm枣核横向崁顿于食管腔内。找到了症结所在,消化内科、胸外科、麻醉科紧急会诊,大家制定了详细的“取枣核”方案。考虑先行胃镜下取出,如出现意外立即行开胸手术。并很快开始了行动……几个小时后,病人安全地返回了急诊抢救室。多学科联合揪出危害患者的“元凶”,看着患者脸上舒展的眉头,急诊的医护人员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2014年春节,虽然平凡但却饱含感动,虽然辛苦但却收获了健康。正因为医护人员的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急诊科在如此繁忙紧张的节奏下,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医疗护理工作,确保百姓平安、祥和欢度春节。
(急诊科党、团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