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移动护理助力骨关节科发展

近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对信息化移动护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应用,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让护士从单调、乏味的记录工作中解放出来,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骨关节科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利用移动化、信息化的设备,在工作中使用对讲机,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大大提高了护士在病房的工作效率。护士利用PDA(掌上电脑)对患者信息进行核对,完成入科扫描、转科扫描、巡视扫描、核对执行输液、口服药、录入体温单、记录患者手术前后时间等工作。PDA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为临床管理路径提供了辅助手段,确保了治疗过程中患者、时间、诊疗行为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这些移动设备与医院后台患者信息管理处资源共享,信息一经录入,可多终端读取,简化了护理记录程序,避免护士重复劳动,从而优化了工作流程,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护理患者。同时,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大大增强,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病床的周转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联系了北京市隆福医院作为骨关节科病人手术后的康复地点,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人民医院为两所医院配备了远程视频查房的设备,医护人员通过可移动至患者床旁的移动查房车,实现与隆福医院的远程视频查房,可直观地看到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指导与教育。远程视频查房提高了延续性护理的准确性及专业性,有效弥补了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延续性护理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延续性护理新模式的发展。
近年来,“把护士还给患者”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理念的重要变革之一。随着互联网及相关技术设备的不断发展,新一代移动信息设备正逐渐改变护士的日常工作方式,使医护工作更贴近患者、关怀患者。
目前,骨关节科床位周转率极大提高,每日出入院及转院患者数量很大,手术量也非常多。全科医护人员以极大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科室信息化移动护理的强有力的帮助下,保证了所有患者治疗的及时性以及在科室高效运转过程中的医疗准确性。
(骨关节科 李虎、郑群怡、林剑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