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和社会联手 创造双胞胎的生命奇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爱心救助双胞胎患儿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帮我的家庭挽回了两条新生命!”看着儿子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转,外来务工人员王先生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里,眼含热泪激动地说。
2013年11月1日,对于王先生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他迎来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但两个孩子的身体状况令他充满了无奈、悲伤和焦虑。双胞胎的弟弟因为早产,体重只有1200多克,不能自主呼吸,住进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病房。体重稍大些的双胞胎哥哥则因为存在先天畸形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转入了北京儿童医院。同时给两个病危的孩子治病,大概需要近30万元费用,对于在京务工的夫妻来说,如同天价一般。“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啊!”两人花光了积蓄,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凑了大约十万元钱。但是,剩余的20多万治疗费用还是没有着落。
人民医院儿科的医护人员非常同情这家人的处境。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救活这两个孩子的几率非常高,预后也会很好,如果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生命,让大家都于心不忍!每次和孩子父亲谈完话,儿科的医务人员都会难过很久,想尽办法减免一些治疗费用,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2013年11月11日,在这两个小生命只有10天的时候,儿科晁爽副主任医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法制晚报》的热线电话,讲述了这个家庭的遭遇。记者闻讯立即赶到医院详细了解情况,连续3天进行了报道和呼吁。《北京青年报》知情后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许多善良的市民立即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进行拨款,慈善家李春平先生也慷慨解囊,补上医疗费缺口。11月18日上午,李春平先生来到人民医院,亲自将善款交到患儿的家人手中。捐款现场,孩子父亲和奶奶眼含热泪,“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用颤抖的双手接过了孩子们的救命钱。儿科刘桂兰主任向李春平先生的善举表示深深的谢意,而李春平先生则握着刘主任的手反复说:“你们做了一件好事!”
目前,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双胞胎兄弟的情况逐渐好转。在院治疗的弟弟已经脱离了呼吸机,可以自主呼吸,并开始自己吃奶,体重也一点点增长起来。患儿父亲反复对晁爽医生说:“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晁大夫微笑着说:“不用感谢我们,孩子好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也为之动容。他说经常会接到需要捐助的求助电话,但是,医生打来电话帮助患者还是头一回。在医患关系颇为紧张的今天,热心的医生为患者争取捐助,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与同情,让社会的力量与白衣天使共同携手救助两个新生命。
(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