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聚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办中国医师节系列活动

[ 2024-08-29 10:36 ]

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致敬每一位医者!

“大家辛苦了!医师节快乐!”8月19日,清晨六点,伴随着夏末清晨的微风习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党委书记王建六及医务处相关人员来到西直门前往通州院区的早班车,为即将前往通州院区的“人民”医者们送上节日的鲜花和慰问品。节日的第一份惊喜,让早班车的“人民人”心里暖暖的。

随着通州院区飞速发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合作继续深入,双区通勤、双城医生,成为越来越多“人民”医者的生活常态,助力“国家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他们是“人民医院为人民”最真实的写照。

传承百年使命 培育卓越人才

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2024年8月19日下午,“传承百年使命 培育卓越人才”第七届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在科教楼陆道培学术报告厅举行。庆祝大会由眼科王凯医生,消化内科张媛媛医生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机构处处长胡瑞荣,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刘晓光,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庹琳;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各临床科室、职能处室的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医生代表、护理团队代表;以及老领导、资深专家代表魏丽惠教授、李月东教授、王杉教授、陈红教授、黎晓新教授、孙宁玲教授、朱继业教授、苏茵教授、祝学光教授,何权瀛教授,冷希圣教授,大家欢聚一堂,一起庆祝属于医务工作者们的节日。

王俊院长代表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的全院医师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祝福。他指出,医院所有的荣誉和成就,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民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人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医院始终将人才的培养视为根本大计。今年是医院“人才战略年”,医院全面推进人才的培养、使用与激励,为各类人才施展抱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并取得了卓越成效。同时,医院持续落实运营战略,并在空间上为各学科提供支撑,为医院临床服务的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未来,医院将继续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量、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全力赋能青年才俊,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刘晓光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公立医院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主力军,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人民医院党建引领成绩优异。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工作,全力推动“一二三四”工程,取得一系列成果。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杰出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用卓越的临床表现,践行医者初心。在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贯重视人才的培养,从医、教、研、管等多维度全面加强人才培养,以“国之基石,国之栋梁,国之大师,国之大医”为目标,全面加强人才培养。期望人民医院传承百年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砥砺奋进,再上新台阶。

胡瑞荣处长致辞中表示,中国医师节的设立,既是党和国家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视,也是对千万医务工作者的关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党对于卫生健康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处于我国公立医院的第一方阵,代表了我国临床医疗服务科研和教学的最高水平,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构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争取更多突破,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希望“人民”医者始终坚守和践行维护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健康中国的推动者、医者仁心的践行者,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致辞环节由党委委员、医务处处长王晶桐主持。

聆听“人民”故事

传承百年使命 培育卓越人才。医院在106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创造了中国医学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每一项第一背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人民“医者,深情讲述“人民”故事。

血液科吕萌深情讲述血液学家陆道培院士开创中国异基因骨髓移植先河,及黄晓军院士创建半相合骨髓移植“北京方案”,让中国骨髓移植技术引领世界。

肝病研究所饶慧瑛医生深情讲述肝病学家陶其敏教授研发我国第一支乙肝疫苗与第一套肝炎诊断试剂盒的故事,及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的发展。

泌尿外科刘军医生深情讲述泌尿外科专家何申戌自主研发中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填补中国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领域空白,走出科研成果转化之路。

眼科元力医生深情讲述“人民”眼科援外光明行20年,圆满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成为完成援外“光明行”手术例数最多的医院。

表彰“人民”榜样

“人民”医者始终奋战在救死扶伤的最前线,与死神赛跑,以精益求精的医术、注重细节的态度、永不放弃的信念创造了生命奇迹。在庆祝大会上,医院为优秀医师代表颁奖。王建六党委书记宣读获奖名单。

魏丽惠教授、何权瀛教授、陈红教授、孙宁玲教授为优秀病历获奖者及团队颁奖;祝学光教授、冷希圣教授、王杉教授、黎晓新教授为“金手指”手术技能大赛获奖者颁奖;黄晓军院士、李月东教授、朱继业教授、苏茵教授为健康科普大赛获奖者及团队颁奖

讲好“人民”科普,传递健康“好声音”。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皮科刘小扬医生、李杰成医生重现健康科普小剧场《拯救“秃”然的人生》,再次为观众们带来了妙趣横生的科普盛宴,带动更多“人民”医者“张开嘴说科普,提起笔写科普,俯下身做科普”。

致敬“人民”医者

他们来的比我们早班保安都早!老是看到他们两顿饭并一顿吃!门诊从早上一直看到后半夜......耐心、细心、精心,每位优秀的医生,都像一束光,不但照亮患者的生命之路,也温暖着身边的人,让同事们从中汲取力量。司梯员、保安、护工、陪检员、保洁、临床研究协调员……来听听别样“人民人”讲述身边的医生们。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不仅仅是医师的铮铮誓言,更是医患间紧密相连最精准的诠释。唯有医生的责任,患者的信任,才能让医患在与疾病的博弈中更有勇气和力量。用仁心点亮希望之灯,亲爱的“人民”医生,今天,您的患者想对您说……

子宫内膜癌康复患者杨女士带着一家三口来到现场,深情讲述她与“人民”结缘故事。新婚不久她就被确诊,“我的天塌了,我还没有生宝宝啊!”在陷入绝望之际,她慕名找到王建六教授,“吃药吧!”简单的三个字犹如一道光,将原本要切掉子宫的宿命改写,重拾做母亲的梦想。在妇产科团队的精心治疗和专业指导下,去年梦想终于成真,新生命的诞生让她的家庭再次充满欢笑和幸福。

造血干细胞移植康复患者王女士特意赶到活动现场,就是为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向救命恩人亲自致谢。14年前突然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她无助茫然,却心有不甘的抱着最后希望找到黄晓军教授,并做出选择——骨髓移植。更是在舱内的最艰难时刻,是血液科医护团队暖心的加油和鼓励赋予了她重生的力量。如今的她与相恋多年的男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顺利的生下了两个健康的宝宝,开启全新人生。

“感谢人民医院给予我新生,让我有了今天的幸福,我要把这份喜悦与大家分享。”刚领完结婚证的冯女士跑上会场分发着喜糖。“患病并没有让我焦虑,我知道听医生的话,就没问题!”从确诊内膜癌到完全缓解仅用了三个月。不仅如此,患病期间她还被丘比特之箭射中,有了幸福的另一半。如今正积极筹备婚礼,准备备孕,畅想着未来的美好。

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你昨天新长的枝桠因为你在这里,才有我笑颜如花。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你昨天新长的枝桠,云朵的背后就是阳光,泥沙中也会有花朵绽放,如果命运刻下伤口,那么让我为你画成花瓣……悠扬的旋律、深情的歌词,第三方服务人员陈巍、徐宗华、申志辉、患者代表和“人民”歌手大赛获奖代表共同献上歌曲《送你一朵小红花》,并将手中的鲜花“汇集”成大大的红心,诉说着大家对医者的感谢。

患者们的主管医生黄晓军院士、王建六教授为患者赠送《人民健康•名家科普》医学科普丛书。

“人民”专家 线上线下送健康

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8月19日,庆祝第七个中国医师节特别健康咨询活动同时火热进行。37个学科、150余位专家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云端送健康,让患者足不出户体验“国家队”互联网医院的便捷!

健康咨询系列活动包括西直门院区云端咨询、远程MDT会诊、通州院区线下健康咨询、和互联网诊疗推广宣传活动。受到广大市民和患者的踊跃参与,反响热烈,惠及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山东、甘肃、广西、湖北、湖南、江苏等多个地区的760多名患者,得到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MDT会诊也如期举行,医师节期间,医院携手合作医院及医联体单位,举行了五场远程MDT会诊活动。在跨越地域界限的智慧碰撞中,十多个科室的临床专家云端相聚,围绕病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为患者寻求最佳诊疗方案。

守护人民健康,赓续百年传承。在8月16日,医师节线下健康咨询活动在通州院区门诊大厅举行,来自医院20个学科的专家为广大患者进行健康咨询。

众多周边的居民热情高涨,早早赶来,活动尚未开始就已排起了长队。专家们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查阅患者携带的检查报告,耐心沟通了解病情,并提出合理建议及具体的治疗方案,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受到了患者及家属广泛好评。

祝福送给“人民”医者

医师节当日,各科室也利用工作之余的午休时间,准备了简短又仪式感满满的庆祝活动。记录下精彩时刻,留存住最美瞬间。大家都以简单而温馨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别有新意的装饰与礼物,让节日的氛围满格。

一袭白衣,一身责任,一腔热血。百余年来,“人民”医师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始终践行守护人民健康的诺言,还有更多的“人民”医者正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用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自己的节日,致敬“人民”医者!

(供稿:宣传中心 张贺、李杨乐、钟艳宇 门诊部 陈颖 医务处 责编:张贺)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