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鸿同志以永不知疲倦的“拼命三郎”精神忘我的工作感动着每一位接触过他的同事、患者、家属。大家都有同样的体会,时间和生活都被他高度地浓缩了。在郭教授的日程表里,最吝啬的两个字是“休息”。在常人的眼里,作为心血管界的知名学者,他广博的知识、深邃的理论,已使同行敬羡不已,然而在他的词典中却永远驻留着一个词汇----“学无止境”。他常常为了一个概念、一个问题反复讨论,广查资料,直到将问题的盘枝错节一一捋清。为了每一次查房、每一次讲课,郭教授都会认真准备到深夜。尽管这些内容他几乎都能倒背如流,但多年来,郭教授从未有过不备课的情况。他的讲课题目即使与以往的完全相同,但他每一次讲课前依然坚持备课,不断地修正讲稿,补充新的知识,他把每一次讲课当成一次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过程。
郭继鸿同志一直保持着严谨求实的作风。很多读过他的文章的人都感觉得到,不仅内容深邃,论述深刻,而且行文流畅,措辞严谨,然而这每一篇文章的孕育和产出都饱含着他大量的心血,他不仅要查阅文献,仔细推敲,还常常通过国内外的同行去收集历史文件和最新进展,并经过几遍甚至十几遍的修改,方能面见读者。
夜间,当你经过人民医院时,只要抬头看一看郭教授办公室的窗户,灯光总是亮到深夜,那就是郭继鸿同志正在刻苦钻研、奋笔疾书。很多进修医师看到郭老师夜以继日的工和学习,都非常感动地说:“看了电生理室老师的工作,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到郭继鸿同志是如何工作的,才懂得什么叫做向自身极限的挑战……”。
郭教授不仅在专业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临床经验也相当丰富。由于全国各地的心律失常患者慕名而来,除常规门诊外,他的办公室外总是排满等候看病的患者。虽然工作繁忙,他对待病人仍耐心细致。他特别强调因人施治,在与患者的不断沟通中摸索每位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或介入手术治疗,很多疑症顽疾在他的手中得到根治。在他心中,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郭继鸿同志教育学生有句名言:“对人而言,德重于才。应永远记住:先人后己,病人第一。”郭继鸿同志一直遵循 “一切以患者为重” 的宗旨,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每次去外地讲课或会诊,为了节省当地医院和患者的费用,郭教授总是下车即开始工作,结束后立即返京,从不铺张浪费。当地的医生都十分感动,逢人便提及这种令人感佩的医德和工作作风。
郭继鸿同志不仅是一位好医生,也是一位严师,他严格要求身边的每一位医生和学生,坚持高水平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在人民医院心内科一批一批的住院医、研究生和进修医生中,始终流传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周三上午10:30一定要抽时间到心内科病房听郭继鸿同志查房。甚至外院的进修医师也常赶来参加周三查房。郭继鸿同志已将周三查房变成为本院医师、进修医师继续教育的课堂。每次查房前,郭教授认真准备,查房中调动、发挥每位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积极热烈的讨论,甚至有的进修医生讲:“在人民医院使我收获最大的是郭继鸿同志每周三的教学查房……”。
他特别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对于年轻教师的每次新讲授的题目,郭教授都要求在正式讲课前试讲,曾经一位医师试讲不合格,郭教授要求他连夜修改,绝不能有不合格“产品”走进课堂。
郭继鸿同志以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勤奋的耕耘、默默的奉献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全科医护技人员的尊敬和信任,在医学科学的殿堂里,他不断地探索和攀登,为广大患者造福,为医学事业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