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厚山教授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84年-1986年在美国亚里桑那州凤凰城St.Luke医学院关节炎中心跟随美国著名关节外科专家Dr. Anthony Hedley进修学习。现任北京大学关节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中心主任,骨外科学博士导师、教授、主任医师。曾担任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亚太地区人工关节学会理事、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务,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及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委等多项社会兼职。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吕厚山教授以身作则,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有较透彻的理解。具有配合意识、全局观念。从院领导班子退休后,他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能够积极为支部出谋划策,配合支部书记开展支部管理工作,协助书记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吕厚山教授心系社会,热心公益,2008年,吕厚山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他无私的将获得的10万元奖金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用于抗震救灾工作,表达对灾区同胞的一片爱心。
作为一名临床关节外科专家,吕厚山教授自1987年起,以关节炎外科治疗为主攻方向,取得了许多成就。首先在国内成立关节中心,利用国际先进的人工关节技术并大胆创新,领导开展了风湿病严重关节畸形患者的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为众多严重风湿病关节畸形患者解除了病痛,治疗的病例在数量、难度及治疗效果上均居国内领先,这些突破性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作为一名关节外科医生,长期参加手术,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数量已接近5000例,国内例数最多。吕厚山教授医德高尚,长期以来以院为家,关心病人,对临床检查及记录一丝不苟,长期坚持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并对所治疗过的患者进行认真随访,经常获得病人的好评。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吕厚山教授主持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研究项目、卫生部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大学“985”多中心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主编了国内第一部人工关节外科学专著《人工关节外科学》等8部著作。国内外核心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荣获2002年度教育部提名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一名组织管理者,吕厚山教授于1990年组织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以关节病外科为主的专业诊治研究中心,进而于2000年又创建国内第一个关节病研究所——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为我国的关节外科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
作为一名学术传播者和引进者,吕厚山教授曾应邀在很多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将中国的科研成果带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为了提高我国关节炎外科的诊治水平,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吕厚山教授还邀请美国风湿病协会主席、欧洲风湿病外科学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骨科主任及世界卫生组织总于事长等世界知名关节病专家先后来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进行参观、访问和讲学交流。
作为一名医学教育者,吕厚山教授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关节外科医生。他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近40名,选送共11名医生出国深造。还成功主办了全国首届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研讨会和连续七期的全国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学习班,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学习班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关节外科领域的继续教育项目,先后有约1500位中高级骨科医生受到了系统培训。近期又在全国建立了7家关节病诊疗研究分中心;并分别同美国史赛克公司及瑞士普鲁斯公司建立了国内首家关节技术培训基地。
四十年的历程使吕厚山教授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著名的骨科专家,他的高尚医德、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