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心脏中心于金燕

[ 2014-11-11 03:30 ]
于金燕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护理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
她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其他党员、团员、群众作出了积极地表率作用;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时时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重视护理管理细节,尊重每位护士的想法;在学习上,她自己不断吸收新理论,掌握新技能,指导并教会其他护士们;在生活上,她体贴关怀每位同志,谁家有事、哪个人生病或有了困难,她总能第一个知道,并及时给予帮助,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今天,我们不谈其他,单只于护士长在30余年的工作中调换并配合建立了数个部门而没有无怨无悔、并且很快就营造出行的良好的环境一事举例说明于金燕同志这不平凡的工作经历。
于金燕于1975年毕业于北医护校,同年就职于人民医院内科监护病房,随着医院的进步与发展,在1988年医院准备筹建心内科病房,遂调入病房参与了整个筹划工作并担任护士长之职。
在1989年,人民医院西直门新院落成,于金燕同志跟随心内科16病房一起搬入了西直门新院。
2000年,医院成立血管外科病房,于护士长又被赋予众望筹建出心内科26病房代管血管外科,当时的床位数为30张病床。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院就诊患者节节攀升,当时的心外科为了攻克200例手术的目标,扩大了病房的床位数,增设血管外科的10张病床为心外科病床,剩下的20张床仍为心内科与血管外科的病床,一个病房同时收治3种不同病种的病人,这给护士们的理论、操作、护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加上病房环境的恶劣,病人及家属也怨声载道。于护士长带领大家勇敢地接受了挑战,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
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挑战,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抗击SARS大战在我院打响了,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积极投身于抗击非典的大潮中,于护士长也不例外,当时心内科监护病房的护士长由于感染了SARS而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于是于护士长同时担负起26病房和8病房两个病房的管理工作,在医院封闭期间,她除了与留守在院的护士姐妹们起早贪黑的照顾着因病住院的病人外,还担负着“大家长”的光荣任务,哪个小护士有了心理问题她耐心疏导,谁有身体不适她首当其冲地帮上帮下,病房里所有的脏活累活都是于护士长带头抢着干,唯恐辛苦了一天的护士因为各种后勤保障不到位而不能踏实地休息,就连刷厕所、倒垃圾的工作几乎都是她一人默默完成,使护士们休息生活的空间清洁而又舒适。
2004年,“非典”的阴霾终于过去了,大家的工作又都逐渐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医院的病人数甚至超越了从前,住院的病床数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病人数,医院决定在白塔寺老院新建心内科50病房,于护士长又被委以重任,调到老院,与科主任一起参与并筹建了心内科50病房,从刚开始筹划到病房的工作蒸蒸日上,这一干就又是6年。
2010年,我院西直门旧病房楼改造翻新落成,白塔寺部分科室、病房需要搬回新院,心内科50病房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将要搬至的新病房也曾被其他病房使用过,根本不能直接入住,病房翻新、水电安全改造、办公室、休息室、库房的分配、家具的摆放等等各种琐碎的事情绝不亚于我们日常装修搬家,而只有半年即将退休的于护士长并没有丝毫懈怠,亲自指导、精心策划,带领着50病房的护士们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搬家”工作,就连负责搬家的老师们都赞叹“这么大的病房,如此多的东西,你们居然在2、3个小时一下子就弄利落了”。顺利的搬家,入住了新病房并非容易的事情,新病房的床位一下由原来的24张扩张到了42张之多,病床数几近上涨了1倍,病床使用率及周转率、手术率也随之增加,而护士数确并没有增多,工作量之大、工作任务之重让于护士长的管理工作难上加难,她带领着护士们顶住人员短缺的压力,加班加点的全力配合科室工作,并努力和护理部协调,最终解决了护士人力不足的问题。在护士短缺、床位全部开放的情况下,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在她带领下,没有一名护士叫苦叫累,更没有一件投诉发生,她的一举一动都给下面的护士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如今,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于护士长即将退休,即将离开她心爱的、默默为此付出了30余个春秋的工作岗位。现在她依然一如既往地坚持战斗在她的岗位上,只为站好最后一班岗。在整个人民医院的院内,她的足迹遍布了每个角落,许多病房的建立史上都会有她辛勤的汗水与默默地付出。这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长,她日复一日地将一名护士长的全部精力、责任、义务和品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位医生、每一名护士,每一个病人,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