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出诊信息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名誉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疝和腹壁外科专家、金柳叶刀奖获得者。 陈杰教授是我国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领军者,2004年牵头成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2022年牵头组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 自1998年起专注腹外疝无张力修补的推广与研究,独创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应用于腹股沟疝、脐疝及中小切口疝日间手术,提升诊疗效率;在国内率先开展小切口辅助Sublay腹壁疝修补术(Emilos)、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S),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腹外疝修补术(Tes)。 所带团队临床经验深厚,累计实施各类疝修补手术超10万例;推行腹外疝个体化治疗方案,广泛收治全国范围内的疑难病例,熟练运用腹膜瓣折叠修补、CST、TAR、Hybrid等特殊技术治疗复杂腹壁疝,累计积累数千台复杂疝与腹壁疾病诊疗经验。技术创新成果显著,2007年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并应用“主动减容”技术治疗巨大腹壁疝,成功填补国内外该领域技术空白,相关技术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推广,为全球巨大腹壁疝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亚太疝协会主席(2021-2023)。 国际内镜疝协会侯任主席(2024-至今)、中国分会主席(2017-至今)。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专家工作组主任委员(2015-至今)。 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疝和腹壁专委会主任委员。
累计举办全国疝修补学习班超1000次,线下培训学员超3万人次,线上覆盖学员超50万人次;技术相关内容关注人数超24万人次,为行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 牵头创办中、英文疝专业杂志各1本(分别为核心期刊、ESCI收录期刊),并担任总编辑。在《Int J Surg》《Surgery》《Hernia》《中华外科杂志》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 主(参)编、主(参)译疝相关专著16部,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机构的医学教材编写。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内外疝专业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的制定,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4),北京市知名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北京市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物(2012),北京市陈杰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物(2019),石景山区优秀人才,石景山区创新有为身边榜样,石景山区重点专科主任,石景山区景贤人才。2019年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北京健康科普专家;2021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中央保健专家;2021年中共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授予中共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敬佑生命·荣耀医者”第八届公益活动荣获“荣耀医者·金柳叶刀”称号。第一完成人获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14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各一项。